我国高校最早的统计学系改名了,背后透露了什么新趋势
复旦大学统计专业创建于1938年,开创了我国大学中设立统计学系之先例。多年来,作为国内统计学科重要的引领力量,复旦统计学系培养出了世界顶尖的统计学者,为中国经济培养了大批统计专业人才。
复旦管理学院统计学系更名为“统计与数据科研系”。为何要更名?背后透露了什么新趋势?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迅猛开展,数字化经济、数字化转型等概念方兴未艾。作为数据收集与量化分析的必备方法与工具,统计学在各行各业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统计学与计算机科研的深入交叉,加上与数据来源背景领域的充分融合,逐渐形成了数据科研这一新的开展方向,成为统计学科开展的重要趋势。
“近年来不少国际一流大学与国内若干学校的统计专业都开始向数据学科方向转型。复旦大学统计学专业在历史上不断扮演着引领和开展排头兵的角色,因此复旦统计学专业引入数据科研的元素,这是学科开展趋势的必然举措。统计学系更名为‘统计与数据科研系’,表明了复旦统计学科接下来的开展方向与建设重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说。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房祥忠看来,这一更名是中国教育界学科开展的大事件,将统计与数据科研紧密联系和自然结合,将引领新的潮流。
中国科研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认为,从对象上看,数据科研是有关数据价值链实现过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研究数据从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到应用的价值链的增值过程和实现。从方法论意义上看,数据科研是运用建模、分析、计算、学习杂糅的方法研究,研究对象是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角色的三个转换。最终目标是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操控。
徐宗本指出,统计学是数据科研的原型,统计学对数据科研最大的贡献在于给予了基于随机变量的数据描述和建模方法和大样本理论。他认为,数据科研由数据、统计学、计算机科研、人工智能多学科融合交叉形成,统计学向数据科研开展是必然趋势,希望统计学者可以顺势而为。
“大数据的开展给统计学带来了新变化,统计学科更名也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主流大学的趋势。希望这一改名能凸显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更好地有助于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的科创企业进行研讨和合作。”统计与数据科研系系主任郁文说。